海南日報八所1月9日電 (記者肖開剛)1月8日,位於東方市三家鎮紅草村的海南鴻鮮蔬菜種植有限公司內,10餘名工人正冒着寒風在常年蔬菜基地裏割菜心。 “我們每割一斤菜就有6毛工錢,一天能掙100多元。”工人楊再芬是割菜能手,割下的菜心她會整齊裝到“菜籃子”專筐裏,工作高效細緻。
菜農工作熱情高,得益於“菜園子”建設有保障。海南日報記者從東方市農業農村局瞭解到,東方市去年出台了《東方市“菜籃子”常年蔬菜基地建設工作方案》《東方市夏秋淡季種植葉菜生產補貼辦法(試行)》,把具有傳統種植習慣、連片種植的散種農户菜地視為常年蔬菜生產基地,納入政府扶持範圍,每年4-9月夏秋季葉菜種植三茬及以上的基地,就有資格獲得每畝每茬350元的補貼,最高可補8茬。
“去年我們基地獲得了30多萬元的補貼,增強了我們繼續發展常年蔬菜基地的信心。”海南鴻鮮蔬菜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炎陽説,他們公司的常年蔬菜基地共有200餘畝,種植有生菜、金絲白菜、菜心、本地小白菜等品種的葉菜,每天產出約1萬斤。
“以前東方的常年蔬菜基地只有3000畝左右,扶持政策出來後,去年東方全市常年蔬菜基地面積擴大到4492畝。”東方市農業農村局科員蘇輝武説,常年蔬菜基地建設的快速發展,豐富了東方的“菜籃子”,去年東方市全年蔬菜產量為41580噸,淡季(4-9月)本地葉菜產量20670噸,有效保障了市場供應,而且價格在全省屬於較低水平,實現了穩價保供。
“希望政府扶持育苗場發展、完善基地水利設施,加強冷鏈物流建設,為常年蔬菜基地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產業配套支撐。” 黃炎陽説,葉菜較為嬌貴,對種植的氣候要求高,加上市場波動大,種植成本和風險都較高,政府可繼續從育苗、種植、流通三個環節下手降低蔬菜成本,保障常年蔬菜基地建設可持續健康發展。
21-01-15 23:53
21-01-15 23:10
21-01-15 23:49
21-01-15 23:42
21-01-15 23:42
掃描下載南海網客户端
掃描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